被挑战的“挑战杯”

期次:第1期    作者:学通社记者 胡静娴 吕满满 王煦   查看:30


我“不感冒”


形同陌路


失衡的天平




  本以为能在家过一个安心的寒假,却在假期前接到文学院通知:所有党员同学寒假期间须完成一份挑战杯的作品,这让12级的黎斯(化名)甚是苦恼。没有过多的考虑,黎斯便将以前写过的一篇论文稍作修改,草草地交了上去。“其实不怎么想参加,所以没花太多时间。”
  被誉为科技“奥林匹克”的湖北省第十届“挑战杯”战火重燃,而我校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备战,和黎斯一样为“挑战杯”奋斗着的学生不在少数。截至3月,作品申报总数达到274份,参赛人数近600人,较去年增长近一倍,如此激增的报名率背后,到底是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亦或是无可奈何的滥竽充数?

“硬指标”实现高产量

    文学院申报的30份“挑战杯”项目中,仅有5份属于社会调查报告,其余全部是学术论文。据党委学工部统计数据显示,文学院的申报项目数位居第二。
  “原来大家都是这样做的!”黎斯惊讶地感叹,上届挑战杯,体育学院让学生自主报名参赛,不仅报名情况惨淡,最终比赛也是颗粒无收。为了营造参赛氛围,今年,赛事通知刚下达,体育学院便要求大二以上每个班级都必须上交一份参赛作品,仅一个寒假的功夫,便收到了十几个申报项目,在数量上远超去年。
  此次参赛人数多,又将会有多少作品脱颖而出呢?本届“挑战杯”赛事,274份申报作品中,哲学社会科学类有180份,占总数的65.69%。学工部老师刘兴告诉记者:“我校申报作品类型单一,集中为哲学社科类,而每个学校选送参赛作品总数不能超过12件。”他强调,此类作品内部竞争会非常激烈,参加省赛面临与硕士、博士学生竞争的压力。
  “挑战杯是学术科技发明类比赛,有一定难度,此外,学院的性质也对参赛作品的类型有影响。”文学院挑战杯负责人刘新宇分析,对重视理论学习的学院来说,学术论文应该是其强项,上交作品扎堆论文类不足为奇,那么对于重实践的理工类学院,应该会有很多科技发明制作的作品出现。
  可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同样陷入了窘境,该院学生会的部门负责人也均被要求在假期完成一份“挑战杯”作品。短短一个假期,如何能完成一件优秀的发明?事实也证明:23份申报作品中,科技发明制作类只有7份,其余均为论文调查类。
  作品数量呈现“喷涌之势”,而作品类型也呈单一化、简单化走向,如此高产的作品背后,其质量着实使人担忧。

选题全靠老师“赏”


  在体育学院上交的10余份作品中,该院学工办主任镇方松重点推荐了这样一份作品:准备时间长达一年,发放了三次调查问卷,问卷总量近3000份,体育学院夏有才的团队为完成关于“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耗掉了自己大部分课余时间,“这个课题从2013年开始着手研究,想开辟一个新领域!”在选定这个课题前,夏有才团队做了大量调研,他们发现“运动损伤”不仅在校内研究较少,拿至校外也属“冷门货”,在网上找资料、图书馆研究新词汇,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终于赶在今年挑战杯报名前,交出了研究成果。
  一边是一个寒假赶出来的“任务”,另一边则是一年的潜心研究。作为本次参赛学生,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学联副主席黄旭龙认为:“多推广、多号召,参与的人多了,才能营造创新气氛。”文学院教授陶新武坦言,多数学生却是为了应付比赛,草草了事,导致论文过于形式化,没经验、少认识、缺心得、欠思索,学生不得不找老师要选题。
  像黄旭龙、夏有才这样主动找到选题,完成申报作品的学生占少数,大部分学生皆为陶新武口中“缺选题”的人。14级编辑出版专业的陈顺子甚至处于完全不知情的状态,“群里没有通知,也没有同学讨论,室友也不知情。”而发放的150张调查问卷也显示,不清楚我校挑战杯活动的学生有44.66%,连比赛都不清楚,怎么可能出作品?更何谈一份拿出校门竞争的挑战杯精品。
  “今年我结合自己来自农村的生活经历,找到了一个角度,但还是需要专业老师帮我衡量选题的价值。”黄旭龙也认为,找老师确认学术性、专业性的选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被迫完成作品的学生不仅难以寻找选题,即使他们获得了一个不错的选题,也没有太大的兴趣自主完成。陶新武无奈地说:“我很少见学生主动找老师讨论。”
  临时摊派下来的“作业”,让学生措手不及,“很多学生在起步时就应与老师积极探讨,可结果却是平时师生交流就较少,比赛时更是是临时抱佛脚。”刘新宇说。
  挑战杯真正考验的并不是写论文的能力,也不是临时交作品的能力,而应该是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合作的能力。

精品才配“挑战”


  今年,艺术学院申报作品共6项,与去年持平,可科技发明制作类与报告论文类基本均衡,在艺术学院副院长金波的眼里,虽然在数量上一直不多,但艺术学院今年参赛作品的质量远高于去年。“我们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讨论组,也会特意在校内外寻找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让往届获奖学生分享经验。”他欣喜地说,一些跨专业、跨学院的组合团队出现,为挑战杯注入了不少活力。
  上海大学在筹备挑战杯的过程中,也并不是简单地完成评审选拔任务,而是积极动员组织培训,仅校级层面组织培训就多达10余次。内容除校内外专家的专业指导外,还包括演讲、礼仪和设计等,全方面的指导计划让上海大学频频斩获国家级奖项。
  我校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肖鹏程表示:“我指导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我的实验室长期学习的学生,其他学生倒不怎么报名参加,不同专业学生可能侧重点就不一样。”谈及我校挑战杯现状时,肖鹏程认为,术业有专攻,让有知识背景的同学完成挑战杯可能更加容易。
  积极推广、号召确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但挑战杯的实质重在创新而非一再重复,与其“百里挑一”不如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份优秀作品,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挑战性。黎斯认为,参加挑战杯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来自作品的压力,而是,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刷”出数千字的论文,来应对急迫的任务。
  交完作品的黎斯一身轻松,根本不去想他的挑战杯作品是否真的经得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