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十年坚持做公益

——对话2007届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包唐韬

期次:第8期    作者:学通社记者 蔡新宇   查看:326

  编者按:从学子到校友,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真情。时值毕业季,为了更好地展现学校教书育人成果,本期校报二版特推出蹝我与母校共成长蹞专版,一同重温校友曾经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他们过去和现在的成长。
汶川地震后,我校2007届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友包唐韬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只身前往四川省汉源县一所不通车、不通电的彝族山寨“绝壁小学”,做一名“悬崖上的志愿者”;2015年他邀奥运冠军杨威同自己的公益团队为荆门市一所偏远山区的小学捐款,为该小学援建塑胶操场、购买体育器材;同年,他转向中国民族手工艺保护与开发工作,在大山里修建博物馆和工坊,把传统文化商业化,使之更长远地发展……10年中,在公益这条路上,包唐韬从未停下脚步。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热衷于公益事业,在这条路上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带采访了包唐韬。
  记者:汶川地震后,请问是什么促使您前往“绝壁小学”作为一名“悬崖上的志愿者”,并且在后期带动身边的人和您一起做公益的呢?
  包唐韬: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绝壁小学”的事情。当时就被深深地打动了,觉得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便下定决心要去做好。最初能够带动身边的人,主要是由于母校的支持。“绝壁小学”的事情被报道后,学校便启动“西部支教阳光接力计划”,先后派选十余名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前往汉源县成为我的支教团队一员,使得支教接力棒一直传递下来。其实,不少人都把做公益当做一种助人助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有越来越多人愿意主动和我一起做公益。
  记者:了解到您现在正在做中国民族手工艺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相关工作,请问您能否谈谈为什么做出这一转变?
  包唐韬: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传统公益仅靠资助来维持,没有造血能力。只有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商业价值,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一直坚持公益的初心,一方面在大山里修建博物馆和工坊,扶持绣娘创业,给她们做培训,提升其订单承接能力;另一方面打造中国最大的手工艺纹样数据库和手工艺者数据库,同时发动其他的企业和品牌参与,形成合力,设计开发符合现代时尚审美的产品,通过展示推介,引导手工艺消费潮流。
  记者:从2007年毕业至今,请问这10年中是什么原因让您坚持在公益这条路上走下去?
  包唐韬:我是中文系出身的,自然愿意多接触一些民族的、原乡的、质朴的、自然的、美好的东西。在此期间,理想与现实,愿景和能力,总是会不停打架的。但幸运的是,做这些让我内心充实快乐,我从事的工作都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温柔美丽的一面。
  同时,母校给予的支持给了我信心和力量。除“西部支教阳光接力计划”外,学校把外界资助的50万元作为经费,解决活动问题。学校领导还帮助我争取到团中央的支持,让我从一名编外志愿者变为国家序列志愿者。这些都为我以后的公益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记者:这些年来您颇有成就,请问您对自己在未来的公益之路上的设想是怎样的?
  包唐韬:成就谈不上,很多事情都是适逢其会。希望未来,能将这份美好和热爱转化为一份值得一生努力的事业。今年3月底在北京国际时装周上,我们联合贵州黔西南州,做了一场布依主题时装秀,让布依族元素首次登上顶级T台,未来这样的项目还会有很多。
  希望喜爱民族文化的学弟学妹,可以一起参与进来,一起来做这件好玩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今后有机会也会和母校合作,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且有意义的事,不能缺少教育界和学生的力量,相信在此过程中,大家可以碰撞出许多精彩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