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蹝打卡式蹞自我管理解绑

    为蹝打卡式蹞自我管理解绑   “我已坚持3天英文阅读,完成3篇文章,阅读389个单词……”2017级汉语言文学1班杨欣琰每天睡前都要完成英语阅读的任务,手机APP的打卡功能是她的得力助手。   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下的今天,像杨欣琰一样借助学习类APP打卡功能监督个人学习的大学生越来越多。2017年湖北高校传媒协会所开展的“大学生使用学习类App情况”问卷调查显示,63.19%的学生表示用过打卡功能进行学习,而其中80%的人打卡天数在50天以下。   打卡式管理本是为了激励大学生自主学习,然而,部分学生无法坚持打卡,甚至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被动学习,沦为“卡奴”。如何发挥APP打卡效用,更好的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方式新颖 有效监督 自大一入学以来,文学院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1班赵逸飞便坚持使用流利阅读、薄荷阅读等APP进行英语学习,“使用APP打卡让我不仅能随时随地学习,还可以享受APP内的福利。”   学习类APP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课间休息、就餐排队等零碎时间也被利用起来,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学习任务。“打卡”作为一种主动的心理暗示和行为承诺,对于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戒除,以及新技能的习得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手机APP的趣味性也是“打卡”风行的一个推动因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高校“打卡”现象的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学生认为APP打卡的趣味性增强了学习和锻炼的动力。此外,APP平台还会根据打卡者的任务完成情况提供相应福利,因而广受学生青睐。“看到社交平台上定期更新的打卡动态,还有亲朋好友的点赞,内心会有成就感。”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凃艳方坦言。   “想不到当初的一时兴起竟然坚持了一学期,看到有的群成员打卡时间长,会暗自比较,鼓舞自己,打卡的劲头更足了”,为了督促自己锻炼身体,2017级物流管理专业王家欢加入了学校“跑友”的群中,成员们在群里分享打卡成果,相互鼓励。APP打卡有极强的带动作用和感染能力,不少打卡者通过打卡找到相同需求的伙伴,相互监督。增强打卡动力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打卡效果。   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APP打卡更加新颖有趣,它将需要长期培养的习惯具体化、目标化,并通过合理的反馈机制,激励打卡者不断作出努力。打卡已逐渐成为人们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可行方式,给了难以自律的学生持之以恒的可能性。    本末倒置 流为形式 “四级考试快要到了,每天打卡记单词吧!”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2017级小曼发现,临近重要考试时,身边打卡的人迅速多了起来,可是考试一结束,大家便将打卡学习抛在了脑后。迫于备考的压力,打卡火热一时,但随着考试的结束,大部分学生也结束了短暂的打卡历程。然而学习是长久持续的过程,仅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加入打卡的潮流,短期利益满足后便半途而废,显然难以真正促进学习。   由于日常任务繁多,花费在APP上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小张经常为了完成打卡,粗略地学习打卡内容,即使遇到并没有学会的单词,也会直接忽略跳过,导致其尽管完成了每日的打卡任务,却并没有提升单词量。   打卡能量化学习的时间和频率,但并不能检测打卡者是否真正吸收了所学知识。在打卡过程中,部分学生把“打卡”获赞当成了一种满足自我虚荣心的途径,即使没有亲身学习,却还是制造出完成任务的“假象”,而这样学习,最终也难有成效。除此之外,打卡一旦被当作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也难逃“本末倒置”的噩运。   近年来,高校实施跑步打卡制度催生“代跑”业务的新闻屡屡出现,各种花式“代刷”现象层出不穷。2017级舞蹈学专业小钰也曾找人代跑,她表示:“强制性要求按规定打卡,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排斥以这种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打卡所衍生的弊端直接对打卡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湖北高校传媒协会的调查显示,73.91%的人认为打卡对于学习的督促作用效果不大。打卡功能利用得好,便是学习的加速器,然而,部分学生忽视学习过程,盲目追求打卡目标,被打卡“绑架”,使打卡沦为单薄的形式,失去了实际效用。    正视自我 良性规划 实际上,打卡只是一种手段,并不能成为刻意追求的目的,想要发挥好打卡功能的积极作用,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必不可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自我管理的关键在于“磨练自己内心的力量”。大学生要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让APP打卡回归“学习助手”的本位,有了刻苦学习的意识,即使没有打卡功能,也可以坚持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树立信念后,还需要“敏于力行”。大学生想要学会自我管理,需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付诸实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攻略”。打卡可以作为个人“自我管理策略”中的一项有益补充,一旦设立打卡目标,便要以饱满的行动力积极主动完成。   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助推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周作宇在论文《论大学生的自我领导力教育》中指出,教师的自我领导力和学生自我领导力密切相关,学校可选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家,如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等充实该方面的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经验交流研讨会,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探索适应实际的教育模式。教师要协同学校,利用好相关平台资源,在教学之余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需求,并为之提供可借鉴的高效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快速找到学习策略。   “打卡式”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流于形式的“打卡式”自我管理容易使大学生陷入自我认知不清晰的漩涡中。大学生要立足个人思想,适当借助外界帮助,良好规划自我管理策略,更好的利用APP打卡的优点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主动性,为“打卡式”自我管理解绑。

  • 脱掉打卡的“虚荣”外衣

    脱掉打卡的“虚荣”外衣   背景:“代刷”视频,随意勾选答案,遇到并不认识的单词也点击“已学会”……随着APP“打卡热”的升温,越来越多人通过APP打卡进行学习,但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营造打卡不间断的假象,利用APP平台漏洞进行“虚假打卡”,让打卡变成了“表演”。   点评:APP打卡是一种将自律与他律结合的监督模式,然而,部分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和完成打卡任务而“虚假打卡”,既无法达到打卡的效果,也背离了打卡的本意和学习锻炼的初衷。   笔者认为,无论用哪种形式学习,最终都离不开一颗坚持投入的心,个人不能只靠形式上的监督,而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牢记学习的初衷。勿让社交平台变为“立flag和倒flag”的争议之地,要在“打卡”过程当中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在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敦促之下提高“打卡”质量。

  • 以研促教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发展

    以研促教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2012年,我校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揭牌,瞄准我校建设应用型师范院校的目标,进军教师教育研究领域。   六年来,教育研究中心秉承着“立足基础教育,研究教师教育,服务湖北教育”的根本宗旨,研究湖北省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改革运行模式、规划实践调研,为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灌注新思路、谋划新点子。    提质增效谋发展 平台建设并非易事。自2012年成立以来,教育研究中心陆陆续续从国内外高校聘请了一批学术水平高、科研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来我校,亲自参与并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研究者的科学素质,拓展其研究的高度和深度。   高质高效的科研需要人才资源支撑,教育研究中心从其培育的湖北省优秀班主任中选拔兼职调查员,对其进行培训,并分配至各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提升了调查质量。在节省核心研究员人力资源的同时,还整合了外部的优质资源。   “有竞争才会有研究课题的动力,而保持团队的活力正是中心发展的关键”,教育研究中心不断推陈出新、大胆改革,推出“团队项目化、项目成果化”的制度。每年年初,教育研究中心都会与湖北省教育厅沟通交流,制定课题方向,将课题以项目的形式在校内外“公开招标”,教师之间为竞标而展开的良性竞争源源不断地为科研注入活力。其间,教育研究中心还分别设有评价子团体、培养子团体和学前子团体,面向教师教育研究提供科研团体服务和专业智力支持,以保障项目的运行与成果落地。   此外,教育研究中心还主办的“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了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有效提高了中心的科研质量。科学的运行模式使我校在班主任建设和教师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各界的肯定,并有效推动平台的稳步发展,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调研结硕果 今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专业。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师范人才,建设有特色的师范专业,也是教育研究中心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   拟出研究方向、制定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走访……2018年1月,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学前教育的师资调查,学前教育博士伍香平带领全系教师深入湖北省15个县区,历时一个月,带回20000多个样本,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依据,促进了湖北省相关方案的出台。   自2016年开始,教育研究中心每年都会面向全省进行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分析湖北省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和推进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了辅助实证调查研究的开展,教育研究中心还成立了实证调查平台与数据中心网站,构建教师教育特色智库。2018年,“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教育焦虑与突围”主题调研分城乡和学段,以班级为单位,实地调研教师、家长和学生,共收集样本18110份,有效推动了实证调查研究的发展。   近五年来,教育研究中心4次发布公开课题、立项64项,专、兼职人员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基地项目、各类横纵向课题53项,出版专著、教材29部,拥有一门国家精品课程,两门省级精品课程,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并指导学生获各级各类大赛奖项。2018年11月,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功入选“CETTE地方高校教育智库”。    成果转化促教育 有了科研成果,还需“以研促教”,从实际角度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将调研成果与承办的国家级、省级教师培训项目相结合,把先进科研成果传递给一线教师,从而使其付诸实践。   在全班票选出“最不想坐的座位”、给愿意坐在冷门座位的同学颁发“英雄不论出处奖”“宰相肚里能撑船奖”等……荆州市公安一中教师贺元珍是卓越班三班的一名学员,针对“学生不满意座位”问题,她在QQ班群中向专家咨询后得到了解决办法,并积极在班上实施的新举措。“现在学生们争着要坐‘最不想坐的座位’,课堂管理水平和学生的听课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   “湖北楚天中小学卓越班主任培训是教育研究中心的特色项目,至今已承办五届,通过集中培训、网络研讨的方式帮助学员解决在岗遇到的问题”,项目负责人刘永存介绍,学员在结业以后还要边反思、边修正班级管理行为。项目组会组织专家不定期到学校了解后续落实情况。   “卓越计划”对在岗教师的培训推动了其所在班级的革新热潮,带动整个年级、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班级管理实践与创新,极大提升了湖北教育的影响力,为打造湖北教育强省贡献了力量。   此外,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炜领衔的“中国教育指数”特色项目已成为中心智库建设的“一张名片”。自2015年以来,相关指数研究成果已获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主流媒体关注,其服务面向已辐射到湖北乃至全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教育研究中心还承办了2016年的湖北省国培计划“贫困山区乡村幼儿教师培训”、深圳光明新区班主任培训、湖北楚天中小学卓越班主任培训等国培省培教育培训项目,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教育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了我省乃至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健康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梅表示,教育研究中心希翼长乘国家振兴教师教育的东风,高举湖北教师教育研究的旗帜,满载学校大展教师教育的宏愿,让教育研究中心能够成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库。

  • 念好“严出”的紧箍咒

    念好“严出”的紧箍咒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985本科转为专科毕业;华南理工大学学生被学业预警及降级试读;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行“封寝制度”治理学生旷课……自教育部提出扭转大学“严进宽出”现象之后,不少高校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但收效甚微。   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学生支持大学“严出”。大学生并不反对带紧箍,支持学校提高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同时,大学有意识地向“严出”时代迈进,切合学生需求,但校方在出台政策时也应与时俱进,注重人文关怀和技术含量,否则,一味的“堵”而缺乏“疏”的举措,学生难免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钻空子、想歪点子去反抗“严出”,结果适得其反。   大学的教学管理不应是与学生的“零和博弈”,如何念好“严出”的“紧箍咒”呢?笔者认为,学校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从思想上来说,要从“供给端”思考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多从学生立场入手解决问题,提高课程的吸引力,规范课堂管理,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方法上来说,要能疏堵结合,建立学业预警机制,有效结合学生和教师,同时注重心理疏导,通过合理干预,激励学生抓紧学习,发挥自主创造性,提高自身要求,逐步实现校方与学生的双赢。

  • 水卡为何屡屡不能使用?

    水卡为何屡屡不能使用?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住在霜枫园5栋的一名学生。近期我在打水时,水卡插入卡槽后没有任何反应,不能使用,给我平常生活用水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经了解,我身边的不少同学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帮助,谢谢! 小陆12.31 部门反馈:   针对水卡不能使用的情况,校园一卡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水卡中的金额是以小钱包的形式附属在校园卡里,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属于第三方公司,水卡不能使用这一问题是小钱包系统的系统漏洞。建议学生尽量在工作时间对水卡进行充值,这样,如果出现贴卡时钱不能及时转移到小钱包、水卡没有办法正常使用等情况,校园一卡通服务中心可及时帮助解决。